银行专题-地产贷款新政看2021年货币金融政策的特点:重结构、轻总量 |
公告日期 2021-01-04
2021 年货币金融政策更强调“结构”:关注钱去哪里。钱要去“实体经济”,“实体经济”的内涵变化:能推动可持续发展及转型的、保就业、保民生的经济;而不是GDP 增速。所以政策会持续逼着银行的钱去制造业、小微企业和普惠金融;限制银行的钱去房地产和平台,限制会是适度。同时发展资本市场,引导钱进行入新兴和高端的经济体。
2021 年货币金融政策会淡化“总量”。总量政策由于“刚兑”的存在,对实体经济的市场化传导有限,必要性下降。利率等价格工具、准备金率和贷款额度管理等总量工具预计较少使用。货币总量环境保持平稳,不会大放大收。
行政手段指导银行贷款投向,市场手段发展资本市场。通过一系列政策创新,监管对银行贷款“投向管理”的有效性大幅提高,包括这次地产贷款集中度的新政;未来行政化趋势还会加强。资本市场放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,核心是直接融资提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,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;市场化才能引入社会资金,例如最新的退市制度。
2021 年货币金融政策会考量“系统性金融风险”。本轮监管是有信仰的:
降低系统性风险,才能可持续发展。经济向好时,政策会重新关注弱国企、弱平台的刚兑风险、影子银行和某些领域的高债务率风险。经济修复的速度,决定了风险化解的力度和节奏。政策与市场博弈结果:总体流动性宽松,但流动性和信用分层会持续。
政策背景下,银行基本面会是稳健且分化。一是资产质量稳健度会超预期,与前几次经济周期相比,这次是真调经济结构,资产质量的系统性风险会持续下行,高拨备又能确保利润的稳健。二是净息差弹性较弱。
结构性的货币金融政策,抑制贷款利率上升幅度,难再现以往经济向上时的价格弹性。同时,银行分化会持续:背景是经济的分化和流动性的分化。
风险提示:1、经济下滑超预期。2、监管环境变化。3、测算偏差风险。